双循环格局下,东西部协作与农业数字科技创新助力共同富裕

作者:新农经济研究团队 发布时间: 2023-09-11 09:22:54 257次 微信分享

01 双循环格局下的经济发展方向

 

全球经济面临百年不遇之变局,尤其在国际经济贸易摩擦加剧、新冠疫情带来巨大冲击且未来演变仍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我国经济正面临着需求收紧,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从宏观视角看,在国外大环境的压力下,要坚持多边主义,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从中观维度看,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突破供给的束堵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从微观角度看,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保障种粮农民的合理收入,重视粮食安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1.jpg

 

 

  02 东西部协作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在我国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一带一路国家顶级合作倡议,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东西部协作要逐步形成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扶持、人才支持等协作形式。

东西部协作要充分考虑在双循环的格局下,全球市场中不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

应引发新一轮的思考:东西部协作如何更加有效的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12.jpg

 

   03 乡村构建微循环经济体系

 

乡村的本质属性是空间,如何在这个空间中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实现产业、生态、乡风、富裕,取决于乡村这个大空间中的内容、区位和边界,内容是空间的厚度、区位是空间的宽度、边界是空间的广度。空间的内容厚度决定了乡村是不是秀美,空间边界的广度主要影响乡村是不是可持续发展!

要构建乡村产业“微循环”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传统方式是依赖投资、消费、贸易“三驾马车”,现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自主可控、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是构建乡村“微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核动力。

东西部协作,通过要素流动,以东带西,塑造西部地区的内生动力。构建省域产值1000亿元的大型经济圈,构建县市产值100亿元的中型经济圈,构建乡镇产值10亿的小型经济圈,构建村产值1亿元的微型经济圈,以此推动乡村“微循环”经济体系的有效形成。

13.jpg

   

  04 农业数字科技构建理想数字乡村

 

乡村的本质属性是空间,乡村空间的打造不仅要有物理空间的维度,同时需要塑造虚拟空间的维度,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乡村振兴具备了有效的推动力,在乡村优化要素人地钱的同时,通过农业+互联网的数字经济模型,升级重构要素之间的关系,朝着构建生产、生活、生态、教育、社会、文化的乡村价值体系。乡村要素、数字经济模型、乡村价值体系形成“理想数字乡村”。

14.jp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乡政通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乡政通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政通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