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的通知》,770个!

作者:乡政通 发布时间: 2023-10-03 11:39:36 925次 微信分享

3.png


2023年8月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的通知》(农办产〔2023〕7号),经绩效考核、认定申请、省级推荐和材料审核等程序,共认定770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产业融合载体的决策部署,2018—2021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建设了一批农业产业强镇。近年来,各地加大政策支持,指导建设乡镇立足主导产业,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锻长板,推进主体集中、服务集合、要素集聚,建成了一批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链条深度融合、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民就业增收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


《通知》强调,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 是促进产城融合、产村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要紧密配合、共同发力, 围绕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开发乡土资源和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地域特点和乡村多元价值,向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压实属地责任、做好工作指导、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稳步推进建设。


01

地区分布


《通知》涉及村镇共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垦总局34个地区。


根据分布图,可以明显看出此次入选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呈现东多西少的态势,主要集中在东部华北平原地区,包括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等地,具有突出的地理资源优势。西部地区仅有四川省农业产业强镇较多。


5.png

具体来看,山东省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数量最多,为77个,占全国总量的10%。四川则以57个农业产业强镇位居第二;江苏省、河南省和安徽省分别以47、47和42位居前5。

6.png


02

产业分布


据统计,770个农业产业强镇中,主导产业占比最多的是“水稻”,以水稻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强镇达48个,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算入其中)(8)、四川省(6)、湖北省(5)、浙江省(4)等地。


“水稻类”的农业产业强镇则达86个,除了水稻,还包括稻米、稻虾、稻蟹、富硒水稻、高档优质稻、绿色稻米、糯稻、水稻制种、水稻种子、特色糯稻、虾稻、小站稻、优质稻和有机水稻等主导产业。


产业强镇数量较多的省份主要为黑龙江省(10)和江苏省,其中江苏省水稻相关农业产业强镇主导产业多为“稻米”,共9个稻米产业强镇。


7.png


茶叶是主导产业排名第二的产业,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强镇共35个,主要分布在安徽省(6)、四川省(5)等地。


“茶叶类”的农业产业强镇则达50个,除茶叶外,还有果茶、河红茶、红茶、六堡茶、莓茶、青砖茶、桑茶、水仙茶、坦洋工夫红茶、英德红茶、油茶等。其中安徽省和湖南省产业强镇最多,都是8个。


8.png


以“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强镇共有34个,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4)、江苏省(4)和河南省(4)等地。

而“蔬菜类”的主导产业强镇,则多达76个,具体主导产业包括设施蔬菜、叶菜、韭菜、有机蔬菜等30个产业,产业强镇集中在江苏省(9)、山东省(9)和甘肃省(9)等地。


9.png


除一般性的公共主导产业外,即瓜果蔬菜等,以“地区+产业”的特色农业产业强镇也多有入选,包括黑龙江省庆安县平安镇,主导产业为庆安大米;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主导产业为符离烧鸡;福建省连城县北团镇,主导产业为连城白鸭;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主导产业为龙安柚等。


03

案例简析


从强镇较密集的省区——以江苏省为例,选择部分乡镇,简析发展模式,供读者参考。


昆山市巴城镇(大闸蟹)


巴城镇地处阳澄湖东岸,盛产的大闸蟹肉质鲜美、黄腴充实,素有“天下第一蟹城”美誉,是中国渔业协会认定的、唯一的“阳澄湖大闸蟹之乡”。


自2018年入选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以来,巴城立足大闸蟹主导产业,强化大闸蟹全产业链建设,推进主体集中、服务集合、要素集聚,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经过五年的深化打造,巴城镇逐步形成了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链条深度融合、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民就业增收显著的良好势头。


10.png



太仓市璜泾镇(蔬菜)


在璜泾镇北部,连成片的高标准农田,环绕着几个村庄的民居、道路、河流,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乡野画卷。这片数万亩的现代农业园,是璜泾镇发展现代农业的主阵地。


现代农业园是璜泾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璜泾镇以优质水稻和绿色蔬菜作为主要农业产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经营产业化的集约发展。2022年,璜泾镇农业总产值达到5.29亿元,建立了农产品展示直销平台,并与苏宁易购等商家合作打开线上销路,持续做亮“璜泾食代”高端农产品区域品牌,加快打造“泾津乐稻”“江水河鲜”“梨乐无穷”等子品牌。


11.jpg


常熟市海虞镇(稻米)


海虞镇地处常熟北部的长江之滨,优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适合优质稻米的生产条件,是常熟市粮食主产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全镇现有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近4万亩,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建成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3.84万亩,拥有1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9家常熟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个绿色食品。


海虞镇构建了奶牛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农牧循环生产模式,形成了奶牛养殖业与优质稻米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链相互促进的双主导产业格局。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和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实施农产品电商能力提升工程和品牌培育工程,进一步提升海虞稻米的品牌知名度,拓展营销渠道,完善稻米物流配送体系,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2.jpg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茶叶)


东山镇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西南部,是太湖东南岸的一座半岛,总面积96.5平方公里,依山傍水、物产丰富,是全国十大名茶洞庭山碧螺春的原产地、白沙枇杷栽培传统四大产区之一、全国莼菜的四大产区之一、江苏省重要的常绿果树栽培基地,素有花果山、鱼米乡的美誉。近年来,东山镇通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基本形成了以优质茶果为主导产业,水产、蔬菜、水稻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目前,以洞庭山碧螺春茶为主导的一二三产融合协同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是东山镇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是全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东山实践的重要载体。

13.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乡政通服务平台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乡政通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政通平台,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